1、端午节的第二个来历传说,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,是纪念春秋末期的伍子胥。伍子胥先祖伍举,以正直进谏楚庄王而得名声,因此其后代于楚国亦有名声。伍子胥家族因在楚国被迫害,投奔吴国。
1、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,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;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。扩展资料:主要活动屈原故里端午民俗隆重而欢愉,一般端午三次过。
2、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。 端午节,起源于中国,原本是上古先民择“龙升天”吉日祭祀龙祖的节日。
3、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故事 篇1 农历五月初五那一天,是我国的传统节日——端午节,又称端阳、重端五。早在周朝,就有了“五月五日,要吃粽子、赛龙舟”的习俗。但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和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。
4、端午节纪念屈原主题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:纪念屈原,过端午节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--端午节。
5、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故事是古典文学的经典,因为这个传说而铭记于心。根据古书记载:“屈原(前645——前551年),字子牙,太康彝族,楚国人,曾任楚国史官,封德公。其祖父在劝谏齐王,不被采纳,遂分兄弟一起迁徙到楚国。
6、端午节,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。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,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;也有纪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。
1、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,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;也有纪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。
2、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如下:来历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、祭祀文化及天象、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。根据现代人类学、考古学的研究成果,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:一是天地信仰,二是祖先信仰。
3、在民俗文化领域,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,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。(2)纪念伍子胥说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,是五月五日纪念春秋时期(公元前770-前476年)的伍子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