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然而丘吉尔仍被排斥在 *** 之外。之后他和张伯伦的分歧越来越大。张伯伦是个智力有限的人,他自以为找到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。
1、而这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,就是时任英国首相亚瑟·内维尔·张伯伦(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),因为其大力推行绥靖主义,他本人也成为英国 历史 上好感度最差的首相之一。
2、张伯伦是受传统欧洲政治体系教育的人,他的政治对手都承认他是一个诚实的人,他的思路与时代不合,因此他不顾自己内部的反对,尤其是来自丘吉尔的反对,力图和希特勒达成和平,他自己称之为执行一个“绥靖政策”。
3、绥靖政策的代表:英国首相张伯伦绥靖政策原因一:英法等国在一战中损失惨重,经济发展也受到很大影响。
4、张伯伦面对法西斯所采取的一些列不抵抗行为,最终没有换来欧洲的和平,他的绥靖政策彻底失败。他在接受着全世界人民的谴责的同时,本国人民更是对他保持着愤怒和谴责。
5、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。这种政策面对侵略者不加 *** ,姑息纵容,退让屈服,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,是一种同侵略者妥协的政策。在不同的情况下,该政策的内容、形式和手法稍有不同。
1、表面上是对其个人性格的赞美,其实也是在暗讽张伯伦不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。说白了,就是好人不配当政治家,过分的感情用事,只会给国家带来灾难。
2、召开尼日利亚会议非常重要,这也被称为慕尼黑阴谋,内维尔张伯伦是这个阴谋的创始人之一。在这方面,正是内维尔张伯伦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迅速发展。当时,张伯伦一直认为,只要德国能停止战争,和平就可以维持。
3、慕尼黑协定,带来短暂和平。他企图将祸水引导苏联 1938年9月29日,在慕尼黑召开了由希特勒、墨索里尼、张伯伦、达拉第参加的德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,决定把苏台德区“ *** ”给德国。这就是臭名远扬的“慕尼黑协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