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呀呀,小伙伴们是不是每天都在思考一个超级神秘的问题:到底有多少人在中国这一片大地上,伸开腿一跑就是42.195公里?别着急,小编挖出了好几篇“干货”大数据,给你拆解得明明白白,让你知道自己是不是“跑者控”的门槛已经快到“全国总人口”了!
首先,要聊的当然是“跑完全程马拉松的人数”这一神秘数字。根据最近几年跑马热潮铺天盖地的趋势,全国跑马人数逐年飙升,从原本的小众运动变成了全民健身的“刚需”。据统计,2019年中国注册的马拉松比赛超过200场,而报名参赛的人数也节节攀升,单场比赛报名人数多达数千到几万不等——最 *** 的是在一些大型赛事中,跑者的比例已经超过10万人次。能跑完全程的,究竟是多少人?
从一些官方发布的数据看,过去五年里,大概每年都能“诞生”几百万热爱马拉松的跑者。比如,2021年全国参与马拉松的人数有望突破200万!当然,这个数字不是白拿的,它经过了精心整合各种赛事统计数据、报名平台公告和跑友群的“私藏”信息,经过一番“码字拼盘”。这意味着:只要你身在中国,动了腿,就可能走在成为大人口比例的行列啊!
更“旷世奇闻”的是:真有很多人喜欢“神仙跑法”——跑不完全程,只练起了“半马”、甚至“迷你马拉松”。以2019年为例,半程马拉松参与人数约为600万,而能跑完整个马拉松的“硬核”选手大约只有全国跑步爱好者的十个百分之一。依照这个比例,估算一下:全国能跑完全马的人,也就大概在几十万到百万人之间。听起来是不是很“寒碜”?别急,这还远远没有“跑到天荒地老”的终点,数字还是在不断升高的!
而且啊,值得关注的是:跑完整个马拉松的人群,绝大部分是“中产阶级代表”,年龄层多集中在30-45岁,性别方面,男多女少,约占7:3。这是因为,跑步对于身体条件的要求更高一些,要不然你就得烦恼“漏气不是很舒服”之类的问题。而且,据一些跑步论坛和运动APP的健身达人们透露,许多跑者其实是“为了打卡”而跑,为了朋友圈的点赞而奔跑。用一句话总结:跑完全马的不一定就是真正的“跑步精英”,但绝对是“搏命的侠客”。
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,城市里的跑步爱好者更能“玩转”全马,尤其是一线城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,他们的全马人数都在逐年攀升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2年北京全马完赛人数逼近万人,上海则在9000+,广州和深圳也都在八九千的级别。这个数字听着比“大爷搓麻将”还要“热血”!这说明跑步已经从“运动圈”变成了“社交标签”。
除了数据之外,值得一提的是:参加完全程马拉松后,搞不好会“躺平”几天,连手机都懒得开机,就像跑完马拉松,终于明白“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坚持”!而且,很多人跑完一个全马之后,还会有“精神上的升华”,变成“跑者心灵导师”,安慰着还在“刚学步”的“半马”人群。于是,体育的魅力就这么悄悄地“变了味”。
听说,某些“热血青年”还在争论:跑不完全马是不是就是“假跑”或“刷单”,但是不管怎么说,这个数字在不断变化,逐年增长,仿佛一场“无声的革命”正在进行。而且,数据还显示,更多的“新晋跑者”开始意识到:跑步不仅仅是运动,更是一种“精神觉醒”。
仔细想想,这个全国范围内跑完全程马拉松的活跃人数,是不是已经可以和全国人口“就地互搏”了?有人说:只要你敢跑,名字就算“跑者”,数字就算“数据”。说不定,未来还能“跑”出一串比拼时长、距离和耐力的“长龙”!欢快的节奏是不是也在告诉你:跑步这玩意儿,不仅仅是腿的事,还是心的事!
最后,让人忍俊不禁的疑问来了:跑完全马的中国人,到底是为了“健康”还是为了“朋友圈”?还是别说了,毕竟这个猜谜游戏还在继续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