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人们,谁懂啊!就是那种,你满怀期待地打开电视,薯片和快乐水都已就位,准备欣赏一场酣畅淋漓的“库里开秀”,结果看到最后,手里的薯片不香了,快乐水也变成了伤心太平洋。没错,熟悉的配方,熟悉的味道,咱们的勇士队,又在“煮熟的鸭子飞了”这门行为艺术上,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比赛开始前,那气氛烘托得叫一个到位。解说员们引经据典,从“王朝底蕴”谈到“传切体系”,仿佛下一秒钟,勇士就要梦回2017,全员化身赛亚人,把对手打得找不着北。我也跟着热血沸腾,心想:“稳了,这把稳了!库里今晚不得扔进十个三分?”你看他赛前热身,那 *** 的运球,那轻松的logo shot,简直就是把“自信”两个字写在了脸上,不,是刻在了篮球上。
比赛开始了,之一节,双方你来我往,打得那叫一个热闹。库里一个不讲理三分,这边克莱一个空切上篮,气氛组组长格林……哦,格林可能还在小黑屋里思考人生。但没关系,我们有年轻的血液!库明加一记暴扣,穆迪一个底角三分,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,仿佛是一部热血动漫的开篇。我甚至都想好了朋友圈的文案:“又是库日天carry的一天,我的青春没有后悔!”
然而,从第二节的某个神秘时间点开始,剧本就开始朝着一个我看不懂,但我大受震撼的方向发展了。那个名叫“失误”的幽灵,开始在勇士队的半场疯狂蹦迪。这边一个传球,直接送到了场边观众的手里,那位大哥估计都懵了,寻思着这球票买得也太值了,还带VR互动体验。那边一个运球,好家伙,直接运到了自己的脚上,篮球以一个匪夷所思的角度弹出了界外,仿佛在说:“这破班,我不上了!”
这时候,就轮到我们的“玄学大师”克莱·汤普森登场了。看克莱打球,堪比开盲盒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出来的是“佛祖显灵”还是“铁观音下凡”。当他手起刀落,三分空心入网时,你恨不得冲进屏幕里给他磕一个,高呼“汤神牛哔!”可当他连续“咣咣”打铁,那清脆的声音仿佛是在敲击我脆弱的心脏时,你又只能无奈地安慰自己:“没事,这是在为下一场积攒人品,是在下一盘大棋。”
中场休息,科尔教练拿着战术板,口沫横飞,画的圈圈叉叉比我的考试卷还复杂。我寻思着,这下半场总该有点变化了吧?起码,咱能把球拿稳一点吧?结果,下半场一上来,勇士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:想多了,亲。他们不仅没有解决问题,反而把问题给“升华”了。失误从单机模式,升级成了联网模式,大家轮番上阵,突出一个“雨露均沾”。
眼看着分差被一点点蚕食,甚至反超,唯一的希望,就只剩下那个30号小学生了。于是,库里开启了“又当爹又当妈”模式。他像一个孤独的战士,在三分线外一次次地弯弓搭箭,用一记又一记神仙球,强行把比赛的悬念给续了回来。每一次当他命中高难度投篮,全场欢呼时,你都能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一丝疲惫和无奈。这哪是打篮球啊,这简直是在负重前行,背着四个“显眼包”队友和一口大黑锅在爬珠穆朗玛峰。
终于,比赛来到了决定生死的第四节,也就是我们勇士球迷熟悉的“受难节”。领先个十几分?那都不是事儿,分分钟给你造没。科尔教练的暂停仿佛是给对面叫的,每次暂停回来,对手立马打出一波8-0的小 *** ,而我们这边则像是刚军训完,累得连战术都跑不明白了。你眼睁睁地看着对手命中关键球,而我们这边,要么是一个离谱的失误,要么是一记偏出天际的投篮。
最让人破防的,是最后那个关键回合。球在库里手里,所有人都知道他要投,对手也知道,派了两个人来包夹他,那防守强度,恨不得把他球衣都给扒了。库里艰难出球,球传到了一个空位队友手里,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,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。然后……“咣!”篮球以一个优美的弧线,精准地砸在了篮筐前沿。那一刻,我听见的不是打铁声,是我心碎的声音。
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,屏幕上定格着一个刺眼的比分。我默默地关掉电视,房间里一片寂静,只剩下薯片袋的沙沙声。我抓起一把薯片塞进嘴里,却尝不出任何味道。脑子里开始循环播放着那句话:“我们曾是冠军,我们曾是王朝。”可如今,这支球队给人的感觉,就像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史诗大片,演到最后,主角团突然开始集体犯迷糊,让人看得又好气又好笑,还夹杂着一丝心疼。
我瘫在沙发上,感觉身体被掏空。这看一场勇士的比赛,比自己跑了个马拉松还累,主打一个情绪上的大起大落。前三节让你感觉自己站在世界之巅,第四节直接给你一脚踹到马里亚纳海沟。这种感觉,就好像你追了很久的女神,终于答应和你约会了,结果她带着男朋友一起来的。你说这气不气人?
我默默地拿起了遥控器,关掉了电视,然后开始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:我刚刚点的披萨,为什么还没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