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在结尾,存活的三个人,威廉,维克多,夏洛特在废弃的酒馆中重聚,此时已物是人非。威廉的弟弟和格里塔已在战争中去世。故事从1941年一直讲到1945年,大致是从二战即将面临转折,德国人从一路凯歌到陷入困境讲起。
电影《战争之王》真实故事原型是Victor Bout。影片中的尤里奥涅夫的原型就是臭名昭著的军火贩子维克多鲍特,原KGB成员。
在电影《战争之王》中,尼古拉斯·凯奇演一个军火贩子,他最主要的主顾是非洲一个国家的总统,而这位总统的原型,就是利比里亚前总统——查尔斯·泰勒。查尔斯·泰勒1948年出生于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郊区,是美国黑人后裔。
电影《战争之王》真实故事原型是Victor Bout。Victor Bout,国际军火走私商。
《战争之王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,一部关于战争、金钱和个人良知的动作大片。主人公自欺欺人地相信:军火和其他商品没有什么区别,而忽略了军火背后战争的原罪性,因而最终家破人亡,备受良心的折磨。其实内涵隐情。
1、生存的秘诀是,不要加入战争,尤其是你自己不要去打仗。
2、最后就是众叛亲离,老婆把他走私军火的证据交给警方,他被抓了,警察以为这下他算完了,结果他很牛的说了一句,你信不信在过几分钟我会大摇大摆的走出去,结果果然有上层人物出面解围,把他放了,继续做生意。
3、继续做生意。最后出现字幕,世界上的五个常任理事国,也是更大的五个军火出售国。
4、呵呵,我也不是太懂英语,不过,这字面上的意思大概是:这电影是根据真实 *** 的。
5、主角是五个生活在柏林的普通青年,他们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,却因为战争不得不奔赴战场,各奔东西。“圣诞节在柏林见”是他们五个人分别时的约定。然而战争结束后,再次相聚的只剩下被战争洗礼后饱受摧残的三个人。